俄乌战争心得:改写科技历史意义超越海湾战争距离俄罗斯宣布乌东四州已经通过法律程序成为乌克兰领土不到一个周,俄军已经开始在卢甘斯克和赫尔松大规模撤军,但撤退中仍然有许多有生力量遭到乌军歼灭。
半月前俄罗斯方面公布自身在战争中损失军力几千人,乌克兰损失几万人的说法,显然是不靠谱的。因为目前俄军还在征召预备役,但是乌克兰却刚刚宣布,今冬不再征召预备役。
无论从战争进程来说,还是从俄罗斯开始大规模地征召预备役来说,都显示了俄军目前在正面战场打不过乌军。
很多人所担忧的核战争,种种迹象表明并不会发生。很多人解读俄罗斯让四州入俄是为使用核武器提供借口,但实际上,四州入俄动作,更多的是俄罗斯军方一种对内动作,不过宣传只是小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历史上曾经因为车臣战争中,大量使用预备役来节省正规军开支,引发民众不满,所以曾经立法规定俄罗斯军队出境作战不得征召预备役。
所以,四州入俄的动作,更多地是为了所谓“局部动员令”提供法理依据,而至于以核卫国的地步,还远远未到。
俄乌战争发生在遥远的欧洲,我们在忧虑世界和平的时候,作为军事爱好者,更关心其中的战术以及军事科技的发展。
理性去看,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战争的胜利,实际上并不以人的意志、战争的正义性为主导,更多的是靠的先进科技,火力的凶猛以及后勤补给能力,按照我们的解释,那就是生产力决定了这一切。
**次世界大战中坦克诞生,随后拥有更多、更高质量的坦克,基本上就可以决定战争的成败。
二战到了1943年,发生在如今俄乌战争几乎同一地方的库尔斯克会战中,飞机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就开始显现出来。在这场被称为“坦克大会战”的战争中,绝大多数坦克实际上是被飞机炸毁的。
而90年代发生的海湾战争,军事爱好者们更是看到了通讯手段在当时战争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伊拉克军队在被摧毁通讯系统之后,几乎没有反抗之力。而美军在飞机和巡航导弹支持下,伊拉克百万雄师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三场战争都标志着三个时代,但总体来说,在这次俄乌战争之前,包括本人在内的大多数军事爱好者,仍然认为以战斗机为代表的空中力量是决定当今世界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乌克兰之所以能够取胜,很多人认为守卫国土的军心是关键,而俄军出境作战军心不稳——当然,这些因素很重要,其中一方人人不畏死,另一方瞻前顾后,战场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但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不怕死对战争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
要知道,乌克兰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大量的武器援助,但是其中并不包括美国具有领先优势的飞机和弹道导弹援助。整个战争中,俄罗斯的战机和导弹可以肆无忌惮地虐待乌克兰的阵地,但是乌克兰在这方面却很匮乏。
这就不得不说,北约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力度了。据说埃隆·马斯克在战争初期就开始为乌克兰提供了卫星服务,如果结合俄罗斯在战争开始的几个月里,接连损失少将甚至中将级别的将领,以及俄军的空袭屡屡扑空,就很难不令人怀疑,马斯克的卫星服务真的在起到了作用。
下过军棋的朋友都知道,双方下棋必须都是明牌或者暗牌,如果一方是明牌,另一方却是暗牌,那么暗牌的一方就算让对方两个炸弹,明牌一方也不可能取胜。
现在俄乌战争可能*终会留下一个警示,那就是来自太空中的眼睛,是否足够犀利,将会决定未来战争的走向。
显然俄军在这次战争中,属于落后一个时代的一方,失败是在情理之中,*终的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在核武器问题上,马斯克甚至挑衅地问俄罗斯:“你可以发一枚试试,看看我能不能改变他的轨迹,让它打我想让它打的地方。”
当然,俄罗斯未回应,马斯克也可能是一如既往地在吹牛。但核武器之外的常规战场,我们已经不得不接受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