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1-234-5678

bob综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bob综合

bob综合:俄乌战争之痛及其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

日期:2022-10-21类型:bob综合
bob综合

  bob综合:俄乌战争之痛及其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编者按:俄乌战争的发展趋势尚不明朗,战争给双方均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特别是处于战场中的平民。战争让我们看到了其残酷的一面,战乱之痛,只有处于战火下的人才能切身体会。本文试图由俄乌冲突的历史脉络、现状及未来的走向,对这场战争进行粗略的分析及简要的梳理。全文约5000余字,阅读约需要15分钟。

  写完这篇文章时,俄乌战争进入第五天。包括乌克兰首都基辅在内的大城市,依然掌握在乌克兰军队手上。乌总统泽连斯基发表*新视频称,“我们破坏了俄军的计划,他们没有获得优势”。

  很显然,作为全球第二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处于强势的一方。2020年俄军费支出617亿美元,乌军费支出59.9亿美元,仅相当于俄的十分之一。 俄有85万现役士兵,乌陆军名义上有20万编制,但大部分旅的人员缺编严重,实际上总兵力约12万人。且有一半部署在乌东前线个机械化步兵营。

  俄共有4173架军机,全球排名第二,乌318架。坦克数量俄全球**,共计12420辆,乌共拥有2596辆坦克。舰船总数上(包括潜艇及航母)俄共605艘,居全球第二。除常规武器外,俄罗斯还有约4490枚核弹头。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西方为乌提供的军事援助不容忽视,包括反坦克导弹、无人机、装甲车及反迫击炮雷达等战争装备。但是乌防空和反导系统很薄弱,致使其关键基建设施很容易受到攻击。

  以上数据显示,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对乌克兰形成了碾压之势。战争初期给人的印象是,俄大军压境,乌岌岌可危。

  开战后俄军的一系列动作,显示其战略意图是“速战速决”,*好24小时或*多三天内拿下基辅。然而,战争进程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在地面推进过程中,俄军遭遇了乌克兰军队的激烈抵抗,乌克兰总统也没有逃亡组建,乌抵抗意志比想象中的强。

  经战争初期俄军密集空的中打击,乌军政指挥系统仍在运转,并没有瘫痪的迹象,声称击落俄方14架战机、8架直升机和3架运输机,包括世界上*大的运输机AN-225。乌方消息声称超过4000名俄军阵亡,近200人被俘,俄方未做回应。

  截止北京时间28日凌晨,战况仍然胶着。俄军正在试图进入乌克兰各大城市,但进展缓慢,泽连斯基否认离开基辅的传言并称,“我还活着,基辅并没有沦陷,任何关于乌克兰放下武器的报道都是谎言。” 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宣布对乌提供军援,同时出台了对俄的严厉制裁措施,欧洲国家包括德国在内均已同意对俄切断SWIFT。

  四天战事,已显示出俄方的战术构想遭遇重大挫折,未来的发展态势值得关注。当然,俄乌战争为何会突然爆发,其复杂的历史因素不容忽视。

  普京在战前讲话中提到乌克兰历史,是在布尔什维克苏联“构建”的特殊“国家”。 的确,基辅在“大俄罗斯”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俄国家重要历史来源之一。在古代东斯拉夫语中,“乌克兰”是“边疆”之意。如今的乌克兰国土,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分属于不同的势力,不仅是俄国的边疆,也是波兰、立陶宛、奥斯曼土耳其的边疆。

  基于分裂和撕扯的历史条件而形成的乌克兰,在沙俄和苏联暴力之下被“构建”,或者说“缝合”为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苏联解体后成为独立国家后,当“缝合”乌克兰的强力消失,乌克兰实际上很快又陷入分裂。成为了北约与俄罗斯的“边疆”的乌克兰,也成为东西方势力的角力场。

  1994年,欧盟与乌克兰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双方又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进一步拉拢乌克兰。无论其经济还是政治逐渐欧盟的认可,乌开始寻求融入欧洲,同时东扩的还有北约,计划把乌克兰剥离出俄罗斯势力。

  俄罗斯担忧乌克兰等国成为欧洲的反俄基地,进而危害俄国家安全,因而2008年的俄格战争爆发,同时,北约加速了东扩的步伐。尽管俄罗斯经济凋敝与欧盟无法相提并论,却仍然竭力争取乌克兰向西。普京本人也为拉拢乌克兰做了大量工作,组建欧亚经济联盟期待乌克兰加入,给与乌无偿贷款,低价天然气等等。

  然而,欧盟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优势,对乌克兰国家的影响力是全社会性的,俄的影响力却仅限于高层人物。东西方对乌克兰的“撕裂”,使乌克兰国内开始分裂。一系列抗议事件与危机爆发,*终导致全面导向西方的政变。乌克兰开始重构其文化与历史,去俄罗斯化,去“”。乌东部与西部、俄语人群和乌语人群、东正教与天主教等各类分歧交织在一起,终于不可挽回的使局势走向冲突。

  有文章认为,其后的克里米亚危机、乌东问题,以及刚刚爆发的俄乌战争,均是这场危机延续和发酵的结果。*终,普京铤而走险,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发起攻击,这也是用经济及政治手段与北约争夺乌克兰失败的结果,以及一系列复杂矛盾的总爆发。

  战争的爆发当然是个悲剧,然而,向东还是向西?乌克兰终将走向何方?还是继续“撕裂”?俄乌战争接下来的走向又是如何?

  开战前,俄罗斯曾有解决危机的机会。屯兵俄乌边境后,北约向普京作出中短期不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承诺。普京不满意,参加完冬奥会,断然宣布乌东两个争议地区独立并迅速出兵两地。他没有见好就收,毫无预警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若到此为止,危机尚有挽回余地,或可让乌作出维持“中立地位”的承诺。然而事态果不出美国警告,俄发动了全面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可见俄方早有预谋,开弓没有回头箭,俄乌战争覆水难收。

  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有消息说双方交火暂时缓和,俄乌将派代表团在白俄罗斯戈梅利举行会谈,乌方表示会谈不设任何前提条件。有分析人士认为,俄方并非真想谈,只是做出谈判姿态以示好,以瓦解乌军心与民心。 普京*初发动战争的目的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至少保持“中立”。战争爆发后,又提出让乌克兰“去军事化”,摧毁乌克兰的军力。进而让乌克兰“非纳粹化”,这相当于推翻现任政府换一个新政府,这个目标更难实现。那么在谈判中,乌克兰能退让到哪一步,如果答应俄方要求,相当于投降。

  昨天,普京发表新的讲话,声言俄军会速战速决速退,不谋求占领乌克兰土地,也不会武力胁迫,或是对之前激进战略的修正。但是俄罗斯二十万大军已深入乌克兰,双方均有严重伤亡,还能轻易退回去么? 但在笔者看来,目前战事的发展对俄罗斯来说,谈判依然是一个可能的选项。大多数国家同情乌克兰,国际对乌援助源源不断的进入,俄军地面推进受阻,西方制裁比预想的严厉,国内反战高涨,这些压力都很难承受。

  对乌克兰来说肯定不愿战争,毕竟战争在本土展开,若战事进一步扩大,更大的伤亡不可避免,经济损失无可估量,何况面对俄军也没胜算。

  双方都有谈判的意愿,我认为通过谈判结束战争是可能的。只是考量双方的决心和智慧,俄面临北约东扩的国家安全需求是现实的,乌克兰独立自主选择的需求也是现实的。战事发展到如今,不在战场上分出胜负来,该如何谈?俄罗斯损失那么大,没有达到目的如何善后。遭受空前攻击的乌克兰该原谅进攻方吗?谈判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会出现挫折,甚至会进行多轮多次,也可能边打边谈,但是通过对话谈判结束这场战争,将是一个重要的走向。谈判若不能成功,战事还会持续。乌政府、军队与民众也将会殊死抵抗,泽连斯基拒绝了美英的庇护,表示愿战死基辅。乌的顽强抵抗,不仅出乎俄罗斯的预料,同样也出乎西方国家和国内军事专家的预料,乌并非不堪一击。有专家指出俄军甚至可能被乌军诱敌深入,战事刚开始,乌军示弱撤退,俄在空中打击摧毁无数军事目标后,低估了形势,迅速派出地面部队。或许乌军等的就是地面战争,甚至放弃野战,转入城市巷战,给平民预备役甚至服刑的军人发放武器,准备全民皆兵,征集外籍人士组建“防卫国际战队”。这是俄不愿意看到的,攻城战的损耗巨大,且容易造成平民伤亡。

  战事若如此发展,必将陷入持久战与地面战,处于守方的乌军“民心所向”。俄军或陷入长久的战争泥潭,这也是可能的走向之一,俄罗斯拖不起。

  谈判无果,战事胶着的情况下,也不排除普京扩大战争规模,毕其功于一役,投入*大限度的战争资源,不惜代价,甚至不惜平民伤亡,力图短期内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和战斗意志。

  未来的几天对战事走向至关重要,截止文章截稿时,俄军装甲部队并未停止进攻的步伐,从三面围攻乌克兰首都基辅。

  若如此,战争将进一步升级,双方均付出惨重的代价。俄罗斯或*终赢得胜利,占领乌克兰大部分的土地,而这样的战果无论对于俄乌都没有好处,但是战争,很多时候是丧失了理性的。

  西方强力支持,是乌克兰如此顽强并临危不乱的一个重要原因。俄方表示,将对等对西方国家实施报复性制裁,不排除与所有制裁普京、俄军队、政府及民众的国家断绝外交关系。俄罗斯与西方对抗估计还会升级。

  国内很多网友嘲笑美国等国抛弃了乌克兰,其实不然,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的主要措施包括:一、多国出台史无前例的的制裁措施。二、不顾普京警告,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及军事援助。三、暂停俄罗斯欧洲委员会的代表权,政治上孤立俄罗斯。四、二战结束七十年后,北约再次宣布启动快速反应部队。五、北约邀请芬兰、瑞典参加与乌克兰局势的紧急峰会,很可能吸纳两国加入。六、*新消息,已决定将俄罗斯排除出SWIFT国际金融结算,这是一枚经济核弹,几近宣战。以上措施,几乎把俄罗斯逼入绝路。

  美国总统拜登接受采访时认为,美国有两个选择,一是与俄罗斯开战、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除此之外就是制裁俄罗斯。

  有报道称普京命令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备战状态,俄罗斯航空运输局28日表示准备组织从欧洲撤离本国公民。让人不禁担忧核战争会爆发吗?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爆发吗?这并非耸人听闻,就像谁也没有想到俄乌战争会突然爆发。

  战争的尽头是坟墓,无论结果,这场战争都不会有真正的赢家。乌克兰可能继续“撕裂”,俄罗斯也可能会走向持续的衰退。

  战争若持续并进一步扩大,无论对北约,还是其他国家,都不会有赢家。世界和平与繁荣受到挑战,安全局势恶化,战争的威胁离每个人都不远,这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俄罗斯本土,反战运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代表了更普遍的民意。

  笔者认为,反对和制止战争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无论以何种方式,避免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尽早结束战争恢复和平,方为每个政治家的担当,也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福祉。

  注:作者吴承冬,诗人,四川会理人,曾用笔名木易、阳心等。文章综合参考网上很多相关文章,无法一一罗列,在此一并致谢。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