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只考37分高考568分的“偏科学霸”用人单位很难接受前几日,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名广西高考考生,高考总分568分,超过一本线,可是他的数学成绩却是只有37分。而这篇文章也给这个考生取了一个贴切的绰号,偏科学霸。
单从分数来看,这名广西学子的确可以算是一名学霸。数学37分,但是总分依旧可以达到一本线,这样的成绩足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样的偏科事迹还有很多。从晚清民国那些大师们亦真亦假的偏科故事,被人们所追捧,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受到认同。大师们的成就有目共睹,而大师们的偏科事迹已经无处查证,可是大师们偏科成材的故事却依旧被人们所熟知。
尤其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随着网络的日渐发达,越来越多的偏科成材的故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比较有名的,就有阿里巴巴的马云,他的高考数学只有1分,而他却在商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好,前不久和一个做HR的朋友聊天,我出于好奇问了一句:“一个高考偏科,但是依旧考了一个高分,这样的人,你会选择吗?”
朋友听完我的问题,认真思索了一会儿,回道:“如果他来应聘的时候,还是这么偏科,我不会选择他。”
之后,这名HR朋友,以职场人的眼光给我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不选择偏科的人。
很多学生,为了在高考的时候,得到一个好分数,下意识地去选择容易得高分的科目,而那些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科目则是战略性放弃,这样子做的结果就是偏科。可是这样的偏科应该是短暂性的,到了大学,理应去选择改变,去弥补自己的弱势,减少自己的短板。
但是一个高考数学只有37分,到了大学毕业之后数学依旧只有37分的人,只能说明一点,他一点儿也没有尝试着去改变。或者说,他认为他的优势可以让他脱颖而出。但是恰恰相反,他的劣势同样可以让他被无情淘汰。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在某些企业中的确很喜欢单方面很突出的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才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其他方面也基本说得过去,绝不可能出现某方面十分弱的情况。
正如我那朋友所说,“企业中不会要一个刺头。”而高考偏科,并且还以此为傲,不求改变的人,在企业中就如同那些办事能力很强,却我行我素的“刺头”一般。所以偏科的人即使进了企业,也是不会得到重用的。
所谓的全能型人才,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文科的也应该懂点计算机,而理科的也要英语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应聘人才的专业技能突出,而且也更加注重应聘人才的其他能力。
比如,很多理工科的学生,在语言类科目上很是薄弱,尤其是英语。但是理工科方面的工作,对外语要求又很高。为何?现如今不管是专业书籍,还是专业设备的说明书,乃至科研论文,所用的都是英语。文科类对计算机技能也是有要求,现如今不管做什么都需要运用电脑,而你却只会用电脑看视频,这样的你,企业如何会要?
偏科成才的只有屈指可数的那几位,而更多的则都沦为了平庸。所以,求学路上,偏科并不可取,更不应该去崇拜偏科,全面发展才是上上之选。